相當多人常常會等到牙齒疼痛不已才想到要看牙醫,不過這時候牙齒往往已病入膏肓了。當牙髓壞死、深度蛀牙、牙周感染等原因使得血管、神經、淋巴等組織受感染的話,牙醫師就會建議患者做根管治療,不過根管治療又有分一般根管治療和顯微根管治療,倘若已經相當痛該怎麼治療?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根管治療的資訊嗎?那就讓我們一同繼續往下看吧!

本文提供桃園、台中、桃園牙醫彙整,資料僅供參考,推薦多多比較且親自向牙醫詢問。
流程介紹:根管治療
(一)注射部分麻醉:治療過程中牙醫師會依據患者的狀況施打適量的麻醉,這個步驟能協助患者放輕鬆,降低療程引發的不舒服。
(二)打開發炎感染的牙髓腔:開始去除發炎組織以前,要先將牙齒用橡皮布障隔離,接著清除齲齒與舊的填補物後再將牙髓腔打開。
(三)牙髓組織的清創(抽神經):醫師會把根管系統擴展,運用藥水去除根管裡頭發炎抑或是壞死的牙髓組織,進一步執行牙髓組織的清創(抽神經),以減低根管之中的感染源和細菌。若是較困難的根管治療,有些牙醫師則會運用顯微鏡的放大效用,來增長根管治療成功的幾率。
(四)根管封填:確定已清潔乾淨並且沒發炎狀況後,再運用馬來膠、樹脂、生物陶瓷糊劑等材料封填根管。
(四)套上牙套或是牙冠:最後一個步驟就是在達成根管治療的牙齒套上牙冠抑或是牙套,除了恢復原本的外形以及咬合功能以外,也可保護脆弱的牙齒,預防牙齒由於構造缺損而斷裂等等問題發生。
(五)定期回診追蹤:完成所有療程後還要按期回診,讓牙醫師定期追蹤檢查牙齒的狀況,才能夠即時處理牙齒的問題。
根管治療後需要戴牙套的原因是什麼?
根管治療雖然可留存原本的牙齒,不過根管治療後的牙齒不再跟本來的牙齒一模一樣了。由於於根管治療的過程之中,除了消除牙齒的壞死物質外,也會抽空牙齒裡頭的█、█,故牙齒之中缺乏血液來供牙齒養分,容易促成牙齒斷掉及牙齒裂開,這時候為避免牙齒在平常運用上出現牙齒斷掉及牙齒裂開的狀況,牙醫師會替牙齒裝戴一個「牙套」。
資料經新北、台北、台中牙醫彙整,資料僅供參考,推薦多多比較且親自向牙醫洽詢。
介紹牙套的種類
根管治療之後常見的牙套種類分成四種,分別是金屬烤瓷牙套、全瓷冠牙套、全鋯冠牙套、全金屬牙套。由於牙套價格高昂所以有些患者會想了解牙套健保是否有補助,答案是牙套健保並沒有補助,因而牙套價格會需自費處理。
(一)全瓷冠牙套:全瓷牙冠牙套的特色最首要是成分當中不包含金屬,因此不需憂心未來牙齦會由於金屬的關係而發黑。而外觀上看起來比較透亮擬真,對於整體美麗上是最佳首選,許多執行完根管治療的患者都會選擇這一款,而全瓷冠牙套價格大概在20000元~-35000元左右。
(二)全鋯冠牙套:全鋯冠牙套與全瓷牙冠牙套成分一樣不包含金屬,因為材質比較堅硬,因而解決了義齒常看到的瓷裂問題,是目前硬度最強、最耐咬的義齒材質,這牙套種類強度甚至於比真牙還高11倍,而全鋯冠牙套價格大約于15000元-25000元左右。
(三)金屬烤瓷牙套:內層是金屬鑄造外層則以瓷粉染色之後燒結成烤瓷。不過長期使用以後容易因為內層的金屬游離導致牙齦變黑,現在做完根管治療以後也較少人會選擇這款牙套材質,而金屬烤瓷牙套價格大約于數千元-20000元左右。
(四)全金屬牙套:全金屬也會因為金屬游離導致牙齦染色,是美觀水準最不良的牙套。目前已經漸漸被淘汰,而全瓷冠牙套價格約在5000元-10000元左右。

無論是一般根管治療或是顯微根管治療,手術後雖然會戴上牙套減低受損,但是並不代表不會再度感染,根管治療術之後依舊不可忽視牙齒的保健,需要保持對的口腔清潔,如,飯後清潔牙齒、使用牙線與減少食用含糖食物的頻率等等都是保護牙齒健康最好的方式。此外,每半年定期請牙醫檢查,那麼一來才能夠預防抑或是提前發覺牙齒狀況,避免牙齒傷害已經到需根管治療的程度。保持上述良好的習慣才是對於牙齒最好的保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