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患者相當怕拔掉智齒,但是實際上只須挑選有經驗的牙醫生就不需要擔心了,另外牙醫生提出這些早該拔掉的智齒長時間留在口腔之中,對身體不止無好處,還會使得許多不好的情況出現。所以建議智齒有狀況的病患可聽從牙醫生的指示乖乖拔掉智齒;拔掉智齒以後要多多留意傷口的狀況,如果出現出血過多的狀況,便務必盡早看醫生檢查。
智齒的基本知識
牙醫生表示,所說的智齒便是從上下顎門牙的中央開始計算的第8顆牙齒,正式名字是『第三大臼齒』;智齒是口腔之中最貼近喉嚨的牙齒,假使完全都生長出來的話一共會有4顆智齒。
相比孩童時期的乳齒及孩童時期換掉以後的恆齒,第三大臼齒通常是在18歲後才長出來,這時候人類的心智比較成熟,也比較有智慧,故習慣把第三大臼齒叫做『智齒』,不過智齒一般都會面臨被拔掉的命運,由於智齒長在口腔最中的關係,潔牙時很難刷乾淨,所以智齒才會很易蛀牙,另外有一些人的智齒會發揮水平狀生長,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阻生智齒(水平智齒),若放任水平智齒不管的話,它很有可能會使鄰近的第二大臼齒蛀牙,因此推薦能與醫生討論是不是需拔掉水平智齒。
如果不拔智齒會有什麼狀況發生?
當智齒的生長空間遭到阻擋時,會形成常看到的阻生第三臼齒(水平智齒),這時候便要拔掉智齒,產生原因可能是因為生長的位置和旁邊的臼齒太貼近,又或是生長的角度傾斜使得生長方向被旁邊的臼齒阻撓,進而使得以下的問題:
(1)智齒生長的位置常常痛與發炎。
(2)進食時食品會卡在智齒與臼齒的縫隙中,使得刷牙的時候經常刷不乾淨,嚴重時也許會使得牙周病!
(3)智齒抑或是周遭的牙齒出現蛀牙問題促成健康的臼齒蛀掉,嚴重時甚至會產生發燒的狀況。
如果產生上述症狀建議早點前去院所門診,由專業醫生判斷拔掉智齒(水平智齒)的必要性,那樣一來才能保護口腔的健康。
講到這邊,大家是不是對於拔掉智齒有些改觀了呢?其實患者只須預先和醫生進行詳盡的判斷,確認日常是否有服用哪些藥物,或者有沒有病症纏身等的問題,後續的拔掉智齒手術與手術完須知醫生皆會給予完整的解說,患者只要好好的照著醫生的指令照護口腔健康,智齒的缺口處有任一個問題便趕緊回診檢查,才不會讓傷口越來越糟,引發其它病徵接連產生。希望藉由這次的分享,大家都可以對拔掉智齒有多一份了解。
更多閱讀